炒股这五年,我前三年基本在“追高站岗”和“割肉离场”里循环,账户里的钱像流水似的往外跑。直到两年前把“筹码集中度”这事儿琢磨透,才算真正摸到点门道——靠着这套自己总结的复盘方法,我躲过了3次大盘没跌但个股暴跌的坑,还抓着了2只翻倍股。今天把从软件调指标到最后买卖决策的每一步都拆开来,全是实战里摔出来的真东西,哪怕是刚入市的新手,跟着步骤走也能上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先把最核心的一句话撂前头:筹码集中度真不是看个数字就行,得是“数值+股价位置+量能”凑一块儿验证。主力手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他们吸筹、洗盘、拉股价、出货,每一步动作都会在筹码分布上留下印子。咱们只要能看懂这些印子,就相当于拿到了跟着主力节奏走的“小纸条”,比瞎猜靠谱多了。
第一步:先把2个基础摸清,别被数字蒙了眼
刚学看筹码的时候,我犯过最蠢的错——以为“筹码集中度越低越好”,看见数值低的就往里冲,结果碰到一只庄股闪崩,一天亏了15%。后来才明白,想用好这个指标,得先把两个底层逻辑搞明白:
1. 筹码集中度到底看哪个数?
不管是同花顺还是东方财富,看的都是“90%筹码集中度”。这个指标的数值在0到100之间,数值越小,说明筹码越集中在少数人(也就是主力)手里;数值越大,越说明筹码散在散户手里。打个比方,数值10%的时候,就像100个人里,有80%的筹码都攥在10个人手上,这10个人(主力)想拉股价或者压股价,说了就算;要是数值35%,那就是大家手里的筹码都差不多,谁也没法主导行情,股价大概率就在那儿晃悠。
调这个指标也简单,打开个股的K线图,直接在键盘上敲“CMJJ”(筹码聚集的首字母),界面上就会蹦出来“90%成本集中度XX%”,下面还有一堆红蓝相间的“小山包”,那就是筹码峰——红的是现在赚钱的筹码,蓝的是被套牢的筹码,一眼就能看明白。
2. 三个关键数值区间,记死了别乱改
这是我亏了钱才总结出来的“安全线”,数值不在对应的区间里,哪怕别的指标再好,我也会多留个心眼:
- 数值<15%:高度集中。这时候筹码基本都在主力手里,股价要么准备往上涨,要么就是主力在“憋坏”准备出货。我之前抓的那只翻倍股“XX科技”,在启动前半个月,筹码集中度从22%降到了13%,当时就觉得不对劲,盯着看了几天,果然后来开始拉涨停。但要注意,要是股价已经涨了50%以上,数值还在15%以下,就得小心,可能是主力准备跑路了,我去年避开的那次暴跌,就是因为某只股涨了60%后,筹码集中度一直维持在12%,突然某天放量下跌,我赶紧清仓,后面它连着跌了8天。
- 15%<数值<30%:中度集中。这是最常见的状态,说明主力和散户都有筹码,就看谁能“耗过谁”。一般这种时候,股价会在一个区间里来回震荡,主力在慢慢吸筹或者洗盘。碰到这种情况不用急着买,等数值往15%靠,或者股价突破震荡区间再说。
- 数值>30%:高度分散。这种情况基本就是散户行情,主力要么还没进来,要么已经跑了。我之前买过一只股,筹码集中度42%,买完后股价天天跌,后来才发现,主力早就出货了,剩下一堆散户在里面互相“踩踏”,最后亏了20%才割肉,从那以后,数值超过30%的股我基本不碰。
第二步:复盘核心操作,4步找出“主力痕迹”
摸清基础后,每天复盘就按这四步来,一套下来也就20分钟,比看那些乱七八糟的消息靠谱多了:
1. 先筛出“筹码集中+股价没涨”的股
每天收盘后,我会用同花顺的“问财”功能筛股,关键词就设“90%筹码集中度<20%,近一个月股价涨幅<10%,流通盘50亿-200亿”。流通盘选这个区间,是因为盘子太小容易被庄操控,太大了主力拉不动,50-200亿的盘子,主力想吸筹又不会太费劲,涨起来也有空间。
比如去年10月,我筛出了“XX电子”,当时它的筹码集中度18%,近一个月股价就涨了3%,流通盘80亿,符合我的条件。后来去看它的筹码峰,下面有一个特别高的“单峰”,说明大部分筹码都在这个价位聚集,主力吸筹的痕迹很明显,我就把它加入了自选股。
2. 看筹码峰:“单峰密集”比“多峰”靠谱
筹码峰的形状比数值更能说明问题,我最看重的是“单峰密集”——就是筹码峰像一座单独的小山,左右两边都很平缓,没有其他小山峰。这种情况说明市场上大部分人的持仓成本都在这个价位,要么是主力吸筹完成,要么是之前的套牢盘都割肉了,接下来股价只要突破这个“单峰”,上涨的概率就很大。
我抓的另一只翻倍股“XX新材”,去年12月的时候就是典型的单峰密集,筹码集中度16%,单峰的位置在18元左右。后来股价在18元附近震荡了一周,某天突然放量上涨,突破了单峰的最高点,我当时就跟进了,后面股价一路涨到36元,翻了一倍。
要是碰到“多峰密集”,比如上面有一个套牢峰,下面有一个吸筹峰,就得小心了——上面的套牢盘太多,主力拉股价的时候,这些套牢盘可能会解套卖出,给股价造成压力。除非主力有足够的资金把套牢盘吃掉,否则大概率会先洗盘,把上面的套牢盘震出去,再拉股价。
3. 结合量能:没放量的“集中”都是耍流氓
光筹码集中还不够,得有成交量配合。主力吸筹的时候,成交量会“温和放大”——就是每天的成交量比前几天多一点,但不会突然爆量,K线上会出现“小阳线堆”。要是筹码集中度降低了,但成交量还是很低,说明可能是散户在互相换手,不是主力在吸筹,这种情况基本不会涨。
比如今年3月,我看一只股的筹码集中度从25%降到了17%,但成交量一直没放大,每天就几百万的成交额,当时就觉得不对劲。果然,后面股价不仅没涨,反而跌了10%,因为根本没有主力进场,只是散户在里面折腾。
反过来,要是筹码集中后,某天突然放量上涨,成交量是前五天平均量的1.5倍以上,而且股价突破了筹码峰的最高点,这就是“启动信号”。我买“XX电子”的时候,就是看到它某天放量上涨,成交量是前五天的2倍,股价突破了筹码峰的22元,赶紧买了进去,后面涨了40%才卖。
4. 看“套牢盘”:超过30%就先等等
打开筹码分布图,上面的蓝色筹码就是套牢盘。要是套牢盘占比超过30%,哪怕筹码再集中,我也会先等等。因为这些套牢盘里的人,一旦股价涨到他们的成本价,大概率会卖出解套,主力不会傻到去当“解放军”,肯定会先洗盘,把套牢盘震出去。
今年1月,我看中一只股,筹码集中度15%,单峰密集,但套牢盘占了40%,当时就没买。后来股价果然在那个位置震荡了一个月,每天忽上忽下,把套牢盘震出去了一半,套牢盘占比降到15%,主力才开始拉股价,这时候进场就安全多了。
第三步:避开暴跌的3个“危险信号”,比抓涨停更重要
炒股这行,“不亏”比“赚”更重要。我用筹码集中度避开的3次暴跌,都是因为发现了这三个信号:
1. 筹码高度集中,但股价突然“放量下跌”
这是最明显的出货信号。主力手里攥着大量筹码,想出货就得放量,不然没人接盘。去年5月,我持有的一只股“XX科技”,筹码集中度一直维持在12%,股价涨了60%。某天突然放量下跌,成交量是前五天的3倍,K线上收了一根大阴线,当时我就觉得不对,不管后面会不会反弹,先清仓再说。结果第二天它继续跌,后面一周跌了25%,要是没卖,之前赚的钱全吐回去了。
后来回头看,那天的放量下跌就是主力在出货——他们手里的筹码太多,只能通过放量把筹码倒给散户,等筹码出得差不多了,股价就一路往下掉。
2. 筹码从“集中”变“分散”,数值突然超过30%
这说明主力已经跑了,剩下的都是散户。今年2月,我关注的一只股,筹码集中度从18%突然涨到了35%,当时就警惕起来,去看它的K线,前几天刚出现过一次“天量”,股价却没涨,这就是主力在偷偷出货,把筹码倒给了散户。果不其然,后面股价跌了20%,筹码集中度还在往上涨,说明散户还在接盘,根本没底。
3. 股价在高位,筹码峰“上移”,下面的“单峰”消失
股价涨上去后,要是筹码峰从下面移到了上面,原来的单峰消失,变成了“多峰”,说明主力已经把低位的筹码卖了,在高位把筹码倒给了散户。去年9月,我看一只股涨到了历史高位,筹码峰从原来的20元移到了35元,下面的单峰没了,变成了好几个小山峰,当时就提醒身边的朋友别买。后来它跌了30%,很多追高的散户被套在高位。
第四步:实战案例拆解,从选股到卖出的全流程
光说理论没用,拿我抓的“XX新材”(为了避免推荐嫌疑,用化名)举个例子,看看从选股到卖出是怎么操作的:
1. 选股:12月10日,通过问财筛出
当时用关键词“90%筹码集中度<20%,近一个月股价涨幅<10%,流通盘50亿-200亿”,筛出了“XX新材”,筹码集中度16%,近一个月股价涨了5%,流通盘100亿,符合条件。
2. 分析:单峰密集+量能温和放大
打开筹码分布图,是典型的单峰密集,筹码峰在18元,套牢盘占比12%,量能方面,近一周的成交量比前一周多了30%,是温和放大的,说明主力在吸筹。
3. 买入:12月18日,突破筹码峰+放量
12月18日,“XX新材”开盘后震荡上涨,中午突破了筹码峰的最高点19元,下午成交量放大到前五天平均量的1.8倍,我在19.2元的时候买了1000股。
4. 持有:筹码没分散,就拿着
买入后,每天看筹码集中度,一直维持在15%-18%之间,筹码峰也没动,量能也没出现异常放大,就一直拿着。中间有几次回调,但筹码没分散,说明主力没跑,不用慌。
5. 卖出:2月20日,出现出货信号
2月20日,“XX新材”股价涨到了36元,翻了一倍。当天突然放量下跌,成交量是前五天的2.5倍,筹码集中度从16%涨到了22%,出现了出货信号,我在35.5元的时候全部卖出,赚了16300元。
后来回头看,那天确实是主力在出货,后面股价跌了15%,筹码集中度涨到了30%,彻底变成了散户行情。
结语
说了这么多,其实筹码集中度的核心就是“跟着主力走”——主力吸筹的时候我们跟着进,主力出货的时候我们跟着出,别去当接盘侠。但要记住,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万能的,筹码集中度也得结合K线、量能、行业消息一起看,比如要是行业出了利空,哪怕筹码再集中,股价也可能跌。
我用这套方法两年多,虽然没抓到过多少涨停,但胜在稳——避开了大跌,赚的钱也都是实实在在的。最后想跟大家探讨的是,你们平时复盘会看筹码集中度吗?有没有碰到过筹码集中但股价不涨的情况?当时是怎么处理的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经验,互相学习一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交流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